English

中科院运用高科技手段监测灾情

1998-09-03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薛冬 实习生王生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9月2日电(记者薛冬实习生王生)今年入夏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相继发生特大洪水,中国科学院急国家之所急,迅速组织有关单位成立了洪涝遥感监测小组,利用多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完成的遥感、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成果,多层次地密切监视全国范围内的洪涝动态,及时将监测结果报送给中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为国家及地方的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从今年6月份开始,中科院就通过接收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象卫星的数据,对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地方的灾情进行了宏观分析和监测。监测小组利用遥感所的气象卫星接收装置,每天两次接收美国气象卫星的信息,并快速进行校正,由计算机自动量算被淹没的各类土地面积,输出影像地图和统计表,最后将结果通过电子网络等途径迅速报送有关部门。

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洪涝持续时间长、灾害严重的新情况,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获取清晰可靠的地面淹没情况数据,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卫星地面站紧急订购了加拿大雷达卫星影像,由图像解译人员进行人机交互分析,在雷达影像上绘出洪涝范围,与全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1∶10万的土地利用层面进行复合,迅速提交了湖北、湖南、江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报告,得到省市、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中科院电子所、遥感应用所向国家防总主动请战,出动了装备着我国自行研制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的“奖状Ⅱ”型遥感飞机,对受灾最重的洞庭湖地区3万平方公里和鄱阳湖地区2.7万平方公里区域实施灾情监测,完成了对全国重点灾区近10架次的遥感飞行,成功获取了大量的雷达影像图,并将洪水涨势及内涝状况准确、快速地反馈给国家防总和地方政府部门。

中科院多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完成的一批高技术研究成果在这次遥感监测工作中显示了重要作用。如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建立的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运用多颗卫星交叉监测和雷达卫星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等先进技术为灾区监测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遥感所、电子所、武汉测地所等单位在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时完成的分辨率高达3米的L波段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服务体系,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预处理并行处理技术,1∶10万全国土地资源数据库等多项高技术成果均为黄涝监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